草缸養魚最佳搭配指南!滿滿的干貨哦~
觀賞魚有很多分類方法,今天我們從觀賞方式的角度將其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是觀賞魚中的明星,它們個體特征明顯,我們會認識它們中每一條,并對它們進行盡心飼養照顧,這類魚有很多,比如,大型的龍魚、鸚鵡魚等,小型的有卷貝、短鯛等。
還有一類在魚缸中是作為工具或者背景出現的,一般這類魚會成群飼養,我們沒辦法認出它們中每一條,一般它們是作為一個群體出現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燈魚就屬于后者,它在草缸中作為景觀的一部分,憑借其動感的游姿和群游的特性,為草缸增添更多靈動。
什么是燈魚?
燈魚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稱呼,而是對部分具有觀賞價值和群游特性的淡水小型魚的泛稱,一般包括部分的脂鯉科、鯉科、銀漢魚科甚至鱂魚科等。
燈魚除了顏色漂亮、游姿優美之外,最令飼養者著迷和追求的是它們的群游。由于它們體型較小,為了抵御其他魚類的攻擊而自發形成了群游的特性,而在草缸中群游的燈魚更是成為茂盛水草的最佳搭配。
要像讓燈魚群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魚缸要大,最少也得60CM,太小的缸,剛開始群游就要掉頭,很難看到群游的景象;
二是要有茂密的水草,讓它們感覺到深藏危機;
三是要有一定的數量,幾條燈魚就算是一起游動也沒法形成群游的感覺;
四是要有具有一定攻擊性的體型稍大魚類作為威脅,可以避免燈魚熟悉環境后逛大街的情況出現。
群游性最好的幾種燈魚。
草缸中的燈魚追求的就是群游,而群游性最好的燈魚有紅鼻剪刀、黑尾大勾、三角燈、寶蓮燈等。
雖然它們群游性比較好,但熟悉環境后還是會逛大街,所以也一樣需要稍大型魚類去驅趕它們。
紅鼻剪刀 :群游性最好的燈魚
紅鼻剪刀原產地為亞馬遜河下游,巴西境內較多,因其吻部鮮紅色、尾鰭上有剪刀狀黑白條紋而得名。
紅鼻剪刀屬于中下層燈魚,體長最大可達6厘米,在魚缸中很難自然繁殖。
紅鼻剪刀是公認群游性最好的燈魚,飼養難度不大,一般需要飼養10條以上才能欣賞到它們的群游。
黑尾大勾: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群游性燈魚
黑尾大勾分布于南美洲巴西圣佛朗西斯科河流域,棲息在沙底質且流動快速的溪流,為中層魚,體長可達7厘米。
黑尾大勾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燈魚,其群游性非常好,持續時間也比較久。
三角燈:品種繁多的三角燈
三角燈魚是對鯉科三角波魚屬下的四種魚類的統稱,它們分別是黑斑三角波魚(藍三角燈魚)、紅身三角波魚(索姆三角燈魚)、亨氏三角波魚(小三角燈魚)、埃氏三角波魚(金三角燈魚)和黑斑三角波魚的變種(紫艷三角燈魚)。
三角燈屬于中上層魚,比較活潑體質比較健壯,體長4~6厘米,比較適合沉木黃水缸。
寶蓮燈:漂亮又皮實的燈魚
寶蓮燈,學名阿氏霓虹脂鯉,也叫紅蓮燈、新日光燈魚、新紅蓮燈魚,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體紡錘形,體長約在4~5厘米,為中層魚。
寶蓮燈體表兩側各有一條綠帶和一條紅帶,紅色帶幾乎占滿了整個腹部,較紅綠燈顏色更艷麗,因而更名貴。
比較有特色幾種燈魚
紅綠燈:魚市中比較常見的燈魚
紅綠燈魚學名為霓虹脂鯉,是脂鯉科、霓虹脂鯉屬的淡水觀賞魚,又稱“紅蓮燈魚”、“霓虹燈”,原產亞馬孫河上游。
紅綠燈體長3~4厘米,體形較細,色澤美麗,體上部的綠線,腹部至尾鰭基部為紅色,這是與腹部全紅的寶蓮燈最大差異。
紅綠燈雖然比較常見且價格便宜,但相對比較難飼養,入缸定水過程中一般都會損失很多。
白云金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云金絲主要分布于廣州白云山一帶山區小溪流中,為鯉科的一種小型魚類。目前野生種群比較少,屬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在東南亞、香港等地人工飼養較為普通,觀賞魚市場上有人工繁殖、飼養的個體,并外銷世界各地。
螞蟻燈:體長2厘米的小型燈魚
螞蟻燈魚是鯉形目鯉科泰波魚屬的一種魚類,主要分布于柬埔寨、泰國。
螞蟻燈體型非常小,成魚也就2厘米左右,生性膽小,不能和大型魚類一起飼養,不然有成為魚食的危險。
一眉道人:體型較大的燈魚
一眉道人 產自印度西部溪流,屬珍稀的鯉科小型魚種,成魚體長在12~15cm之間。
一眉道人的體長及艷麗程度使他不可替代的成為了大型草缸的主角,這也唯一可以成為主角的燈魚。同時一眉道人食藻的習性也是其成為草缸的最佳搭配。
一眉道人體型較大,需要大型草缸才適合飼養,同時他也是吃蝦高手,無蝦的草缸如何控制藻類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櫻桃燈:顏色非常鮮艷的燈魚
櫻桃無須魮俗稱紅玫瑰魚。又名櫻桃燈、赭紅色魮。是鯉科無須魮屬下的小型觀賞魚。它同一眉道人魚(丹尼氏無須魮)是同屬的魚類。
櫻桃無須魮體呈梭形,稍側扁,尾鰭呈叉形,下頜有短須,體長可達5厘米。
櫻桃燈是比較少有的可以在魚缸中自然繁殖的燈魚,一般公魚顏色比較鮮艷,母魚顏色稍淡、發黃色。
燈魚飼養要和草缸造景相匹配
燈魚種類比較多,飼養要求也千差萬別。草缸中的燈魚需要根據造景特點進行選擇,從顏色和游姿等方面進行多方考慮,選擇最能體現造景目的的燈魚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