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黃金周桂林交出“火熱”文旅答卷 6
“雙節”假期,游客乘坐游船、竹筏在碧波蕩漾的漓江上暢游。記者李忠波 攝
□桂林日報記者李思靜
在剛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桂林交出了一份“火熱”文旅答卷。數據顯示,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我市接待游客總人數602.93萬人次,同比增長49.35%;實現旅游總消費68.35億元,同比增長61.68%。其中過夜游客96.16萬人次、一日游游客506.77萬人次。
據抽樣調查顯示,廣東、湖南、貴州、浙江、湖北、天津、北京、河北、江蘇、山東為來桂林前十旅游客源地。
A級景區引領潮頭?品牌效應持續發酵
假日前4天,七星景區、象山景區、蘆笛景區、冠巖景區、桂林園博園、神龍谷等景區及相關旅游企業、酒店累計接待市民游客25.67萬人次,同比增長64%。
象山景區為方便市民游客欣賞象山水月、三月爭輝的夜色美景,將公園的營業時間延至晚上9點半。景區還開放了夜間游覽項目,構建“白+黑”游覽模式,將門票經濟轉型為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綜合經濟,有力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數據顯示,“雙節”期間,象山景區共接待游客19.75萬人次,同比增長115.1%。
陽朔是中外游客來桂林的熱門“打卡地”之一。今年,陽朔各景區節慶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歷村月亮山、遇龍河萬景碼頭、漓江景區觀蓮碼頭等地迎來了大批游客,陽朔漓江景區和遇龍河景區迎來新一波旅游高峰,央視再次聚焦陽朔山水,漓江陽朔段國慶節上央視新聞聯播《美麗中國》,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無限魅力。
金秋十月,桂林“世界梯田原鄉”——龍脊梯田迎來最佳觀賞季,層層疊疊的梯田、依山而建的寨子和連綿起伏的群山蔚為壯觀。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評為“最佳旅游鄉村”的龍脊鎮大寨村更是游客如織,被譽為“天下第一長發村”的黃洛瑤寨還推出了紅瑤歌舞、長發梳妝、紅瑤手工制品等旅游體驗項目,引得各地游客駐足。
興安樂滿地主題樂園推出了熱鬧的節日活動,煙花秀、燈光秀、巨型稻草人王國、非遺傳承鐵花秀、非遺竹漂、西游記夜游會、漢服游園會等精彩項目,為市民游客帶來全新的出游體驗。此外,臨桂紅溪景區推出中秋國慶假日門票抖音壹元搶購,漫步林中棧道、溯溪水、賞天瀑;陽朔縣推出熱氣球、竹筏漂流、攀巖等項目,尤其低空飛行項目成為景區假期活動的熱點;灌陽縣推出“展傳統村落神韻·記魅力灌陽鄉愁”嘉年華暨名優特農產品展銷活動,推動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和產業融合發展;恭城瑤族自治縣舉辦第七屆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全市各景區、景點、旅行社、酒店、民宿也推出了眾多旅游優惠促銷活動,點燃了黃金周旅游市場。
文旅活動豐富多彩?假日氣氛異常濃厚
假日期間,我市推出賞月、吟詩、看戲、觀展、喜迎國慶等100多項精彩的文化惠民活動,熱鬧的節慶氛圍,不斷激發文旅活力。
在桂林園博園,親子運動嘉年華、繽紛美食狂歡節、唯美漫步熒光走、百人篝火晚會等慶祝活動讓市民游客有了假日新去處。蘆笛景區舉辦別有“洞”聽——蘆笛天籟之音中秋音樂會,帶來自然與藝術交融的感官體驗。七星景區再現傳統中秋拜月儀式,身著漢服穿越歷史。在疊彩山景區的千里江山數字藝術館,通過數字技術呈現出的國寶級長卷《千里江山圖》帶來了東方意境美學的感官盛宴。桂林非遺保護傳承中心在西山公園舉辦2場“西山雅集”,邀請市民游客共同體驗茶道、花道、香道等國家級非遺項目與桂林本地特色非遺項目。
此外,桂林畫院、桂林美術館假日期間正常免費開放場館,桂林畫院展出羅田喜紅色題材油畫作品捐贈回顧展,桂林美術館展出桂林第十三屆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展”、桂林美術館館藏系列花語禽韻——桂林美術館花鳥館藏系列展。桂林博物館舉辦了“桂博中秋游園會”,開展了“樂在中秋·傳統技藝體驗”“學在中秋·大家一起猜燈謎”“玩在中秋·中秋傳統游戲大聯歡”三項主題活動。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周末大家樂、“萬眾迎中秋,盛世賀國慶”等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文化惠民活動,吸引市民游客超100萬人次觀演、訪問。
各縣(市、區)文旅部門也分別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極大地滿足了游客和市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七星區舉辦了潮流文化藝術節,開展了“桂戰·巔峰邀請賽”、國潮音樂現場Live演出、潮流文化集市、大型快閃舞蹈等六大活動板塊,同時還舉辦了國際插畫繪本展與2023桂林第三屆漓江動漫大賽獲獎作品展,展出全球20多個國家的150余名藝術家所創造的200多件優質作品。
夜游桂林景色更美?假日旅游成為爆點
假日期間,我市各地各公園、景區、賓館、街區等提前謀劃準備、積極“上新”文旅產品,致力打造桂林夜游新名片,市區以十字街片區為中心,沿兩江四湖的環城水系延伸,山水、文化、美食、市井、潮流,相互交匯,生生不息。
桂林漓江大瀑布酒店每天晚上開啟人工瀑布表演,讓過往游客欣賞市區瀑布“落九天”的奇觀。兩江四湖、象鼻山、玻璃橋、日月雙塔、陽橋浮雕、榕湖九曲橋、凱旋門、紅橋、木龍湖等景點景區引領桂林夜游,在燈光的映襯下,桂林山水顯得格外妖嬈。東西巷不僅是一條普通的商業街,更重要的是承載了歷史底蘊和市井氣息,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具有歷史底蘊的正陽步行街,集吃住行娛購樂為一體。此外,濱江路、臨江路色彩絢麗,新潮夜市悅興部落煙火氣滿滿,藏在大街小巷的特色市井成為市民游客向往的去處。
文旅市場運轉有序?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為向游客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保障,節前,全市召開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工作會議,對節日旅游市場監管工作進行再強調、再部署。據了解,假日期間,市文廣旅局每天派出人員到重要點位檢查指導,督促切實落實落細責任,確保旅游市場運轉有序;積極指導熱門旅游縣區和旅游景區景點增加停車場、旅游廁所等服務設施,適時增設臨時服務窗口和服務人員,根據實際適當延長游覽開放時間;加大假日期間交通疏導、市場監管力度,暢通游客投訴渠道,及時回應游客關心關切,確保假日期間全市文旅市場環境安全、文明、有序;強化景區游客密集區域網格化管理,及時做好過載游客分流和交通疏導工作。
同時,我市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及時向公眾發布旅游景區(點)的交通、住宿、旅游、天氣、衛生等出行信息,既方便市民游客出行,也為游客提供“雙節”期間各景點景區特色活動以及旅游精品路線推薦相關信息。
中秋、國慶期間,陽朔縣安排52個單位抽調3801人次分布到遇龍河景區各碼頭、旅游景點、鄉村旅游區等重要路段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落實旅游投訴、遇龍河巡查、數據統計、文化旅游執法檢查、購物場所巡查全天24小時專人值守,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確保假日旅游市場運轉有序。同時全縣60多個行政、事業單位向游客和市民免費開放單位停車場,提供車位2300多個,極大地緩解了游客停車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