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華夏職業學校財會專業組改革創新評價模
2017年11月20~21日,華夏職校2016級6班和7班進行了《企業財務會計》期中考試工作。本次考試改變了傳統財會學科的理論考試模式,把企業搬進課堂,將企業發生材料業務涉及財務部和倉庫的所有工作由學生分組合作完成,讓學生真實地體驗會計工作的業務流程,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銜接。
評價測試將班級學生分成5組,每組9人,分別完成財務部和倉庫9個方面的不同工作。評價方式采用團隊和個人相結合的計分方式,團隊得分占50%,其中速度占20%,正確率占80%;個人得分占50%,其中自評占20%,他評占80%分。
評價測試的內容為采用加權平均法核算“購買材料—領用材料——期末結賬”,該業務在實踐中需要完成開具增值稅專業發票、填制材料入庫單、出庫單、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等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嚴格執行先開出發票等原始憑證,再填制記賬憑證,最后才能登記明細賬的順序,因此每一個學生完成的速度、憑證傳遞的順序、成員之間的協作直接影響團隊的速度和質量。
評價測試之前,組長首先要確保材料業務所涉及的知識點每個組員必須掌握,否則有一項任務卡殼,就會影響后續的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在此基礎上要確保每位組員都安排相應的工作任務,保證每個人都有活干,不會出現有人不付出白拿分的現象,也不會出現好幾個人去干一樣的工作,避免了重復性。所以工作任務如何分工,憑證如何傳遞,都在一定程度鍛煉了學生溝通和管理的能力。
測評測試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們真切的體會到了什么是合作,如何有效的合作和溝通,提高了同學們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促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同時,每一個同學不再是傳統考試中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而是如同辦公室同事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減少了學生對于“考試”的恐懼和緊張,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對于“考試”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通過小組事前的知識講解——事中的知識運用——事后的知識評價,明確了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的先后順序的實際意義,理解了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憑證和賬簿之間的邏輯關系,增強了同學們對《企業財務會計》學科學習的興趣。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始終把教學作為學校的中心,把學生的發展成長作為努力方向,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本年度更是以“五新”教學改革為載體,強化了在課程建設、教學模式、評價模式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力度,本次財會專業的測評創新就是我校教學改革的有益創新,必將為山東省品牌專業建設起到促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