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構想與政策建議.pdf
.年第10期改革與戰略NO.10,2010第26卷(總第206期)(,NO.206)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年輕的高原,也是大湖泊、大盆地、大山脈、大草原、大雪山、大峽谷、大鹽湖、大寺廟、大動物樂園的薈萃地,擁有許多“中國之最”、“世界之最”。青藏兩省區獨特的旅游資源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是眾多旅游者憧憬的“圣地”。同時,高原的夏季氣候涼爽宜人,實為全球變暖情形下盛夏避暑和旅游的理想地。青藏鐵路沿線高寒缺氧,地質復雜,凍土廣布,是我國乃至世界上一塊最大、最高的獨一無二的自然地理單元,對我國及其周邊國家生態環境具有重大影響。青藏鐵路的開通進一步加快了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一去不復返。青藏鐵路對當地群眾就業、生活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青藏鐵路沿線概況青藏鐵路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東起青海省省會西寧,西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于2001月29日正式開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110公里,青海境內562公里,西藏境內548公里。鐵路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多年連續凍土地段55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于2006年7日全線通車運行。青藏鐵路的通車對青藏兩省區影響重大,徹底打破了西藏旅游業發展的交通瓶頸。被青藏鐵路串起的青海、西藏兩省區,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奇特的地勢地貌、豐富的高原生態,這些正是世界頂級旅游資源,具有極強的壟斷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二、青藏鐵路沿線旅游業資源分布現狀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鐵路沿線分布著一大批地貌、水體、生物、人文等自然景觀和民俗民風等極品級旅游資源,而且壟斷性強。這里擁有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資源,如中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構想與政策建議青海大學財經學院經濟系,青海西寧;2.青海省地方稅務局,青海西寧)[摘要]文章通過對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分布、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構想和政策建議。
[關鍵詞]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構想[中圖分類號]F590.3[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2-736X(2010)10-0056--,,Xi'ning,;u,Xi'ning,):i--.:-;,[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7年度一般項目()“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問題研究”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張愛儒(1969-),男,甘肅景泰人,青海大學財經學院經濟系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統計學。.10國第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中國最大的雅丹地貌群——柴達木雅丹林、舉世罕見的察爾汗萬丈鹽橋等。有高大雄偉的山體景觀(如日月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玉珠峰冰川等)、神秘的高原湖泊景觀(茶卡鹽迷人的高原生態景觀(海晏金銀灘草原、可可西里、羌塘草原等)和大江、大河源頭景觀(長江源頭沱沱河、黃河龍羊峽峽谷等)。不僅有藏傳佛教格魯派勝地塔爾寺、“活著的文物”之稱的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及羅布林卡等佛教文化遺跡,而且還擁有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這里居住著藏、回、土、蒙古和撒拉等少數民族,獨特的少數民族節日(如回族的開齋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藏族的雪頓節等)及熱情的康巴歌舞和少數民族飲食文化、醫藥文化、手工藝品同樣是高原上獨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青藏鐵路線本身就是世界屋脊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它是世界上高原線路最長、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鐵路,而且還擁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海拔5010米的烽火山隧道、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海拔達5072米)、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清水河特大橋、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等世界級的鐵路工程地質景觀,一系列的世界鐵路工程奇跡與迷人的高原地貌、生態環境構成了世界屋脊稟賦極高的特色旅游資源富集帶。
同時青藏鐵路將沿線著名的自然、人文旅游景觀,如塔爾寺、青海湖、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等串連起來,構成了一條世界級的高原黃金旅游帶。三、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1.自然環境惡劣,嚴重制約鐵路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青藏鐵路沿線地區氣候高寒、干旱,植物生長環境惡劣,生態環境一旦破壞,恢復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社會成本昂貴。生態環境如果重度破壞很難恢復甚至無法恢復,嚴重制約了旅游資源開發利用。2.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科技含量低。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要依靠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增強環保意識,以科技帶動旅游業的發展,科學地開發和保護利用旅游資源。3.生態環境脆弱,嚴重制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地處世界屋脊高寒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是我國的“江河源”和“生態源”地區,生態環境呈現出“高寒性、易于破壞性、恢復困難性和影響廣泛性”的特點。這種生態環境對于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是一大劣勢,嚴重制約著區域旅游環境的承載力,大大降低了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的環境容量。青藏鐵路沿線地質環境仍處于不穩定狀態,多地質災害,生態環境敏感而脆弱,抗人為干擾能力小,氣候高寒、干旱、缺氧,生態環境脆弱,旅游資源開發難度大。
4.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規劃缺乏全局性、整體性和系統性。青藏兩省區在旅游規劃時,仍然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各做各的旅游規劃方案,未形成良好協作,沒有把青藏鐵路沿線旅游業規劃作 為一個整體考慮,旅游規劃缺乏全局 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5.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保護不 力。青藏鐵路沿線旅游業起步晚,基礎 薄弱,自然生態環境脆弱,在旅游資源 開發中已產生了一系列影響旅游業可持 續發展的環境問題。許多珍稀的自然保 護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如果開發中缺 乏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將對這些 珍稀而又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永久性破 壞,發展旅游業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四、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 用戰略構想 1.注重保護旅游資源,實施可持 續發展戰略。通過實地調研,對鐵路沿 線的旅游資源分門別類地進行普查登 記,并建立青藏鐵路沿線旅游帶旅游資 源數據庫,依照其目前狀態和開發潛力 及開發條件確定該旅游資源的開發程 度。要始終堅持整體保護,局部開發的 原則,做到保護第一,適度開發,合理 利用。 2.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營造獨具 高原特色的旅游環境,是青藏鐵路沿線 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環節。青藏高原旅 游基礎設施的滯后影響著旅游資源的開 發,旅游接待基礎設施是旅游資源開發 的“瓶頸”。
因此,青藏鐵路沿線旅游 資源的開發應該依據青藏鐵路沿線周圍 的地質和生態環境建設獨具高原特色的 基礎設施,營造獨特的高原旅游環境。 3.全面規劃布局青藏鐵路沿線系 列旅游精品、絕品,建設世界知名的探 險、登山與生態旅游區和藏民族文化旅 游區,實施精品帶動戰略。青藏鐵路沿 線旅游資源獨特,極品旅游資源富集, 呈現多樣性,應選擇頂尖級旅游產品重 點有序開發。在旅游資源普查和游客市 場調查的基礎上,瞄準世界市場走勢, 逐步形成高原特色旅游產品,滿足觀 光、生態、探險、獵奇、登山、修學、 度假、朝覲等不同需求者的旅游愿望。 4.建設特色旅游基地,實施優勢 發展戰略。促進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 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將青藏 鐵路建設成為“高原綠色生態長廊”和 “高原生態教育基地”。以優勢資源為基 礎,積極改善青藏鐵路沿線地區群眾的 生活,保護藏民族文化傳統,必須將可 持續發展作為長期發展戰略,走一條優 質、高效、高附加值的旅游發展道路。 5.建立旅游資源開發管理機制, 對探險旅游,要辦理準入許可證,限制 客流量,緩解生態壓力。對于生態脆弱 旅游極品資源區要征收旅游消費稅或生 態保護稅,劃分不同旅游消費檔次,分 旅游項目征收生態保護稅,提高旅游者 的環保意識。
建立青藏鐵路沿線重要生 態功能區旅游資源生態循環補償機制, 將旅游業所得收入主要用于地方生態保 護和生態環境補償,以保持諸多旅游景 區對游客的持久吸引力,并保證當地民 眾對旅游業發展的持久支持。控制生態 旅游區游客數量,對旅游人數進行時間 和空間上的劃區分流,并預測發布當年 旺季可能的游客量,從而調控和影響旅 游者選擇目的地的決策行為。 6.對旅游組織接待和交通運輸工 作要做好規劃設計,加強旅游基礎設施 57 .10 建設,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務體系,實施 服務滿意戰略。針對青藏高原的特殊情 況提供各項良好的旅游服務,不斷改善 通訊、航空與公路交通條件,建立優質 的健康保健服務體系,消除游客對高原 的恐懼感,匹配相應的導游、服務和救 援設施與人才,改進旅游基礎服務設 施。加速旅游人才開發,建設一支服務 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導游人員、服務 人員、營銷人員隊伍,是確保青藏鐵路 沿線旅游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 7.青藏兩省區政府要站在戰略高 度,形成整體謀略,共同開發青藏鐵路 沿線旅游業資源,構建青藏旅游網絡系 統,實施區域聯動戰略。要突出青藏鐵 路沿線大區域、大旅游、大市場的整體 構想,加強合作,實施聯合多贏戰略。
在旅游資源開發中,既要與外部組合, 自身也需要整合。應與周邊省區和國家 聯合開發跨省區、跨國際旅游資源線 路,由青海、西藏兩省區政府牽頭與 作,制定不同的國際國內旅游線路,爭取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以青藏鐵路 為主軸,把沙漠綠洲絲綢之路、唐蕃古 道(214國道)、茶馬古道和穿越青藏高 原橫斷山脈南下至中南半島諸國,以及 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諸國的國際旅 游線構建成一個科學的網絡系統。 8.青藏兩省區要加強協作,做到 資源和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協調發 展、向外輻射,共創青藏高原旅游大 圈。通過青藏鐵路沿線輻射帶動青海、 西藏、甘肅、新疆旅游業大發展,使青 藏鐵路沿線與唐蕃古道形成世界屋脊高 原環線游,青藏鐵路沿線與絲綢之路形 成古道高原探險觀光游,利用青藏鐵路 開辟中國、尼泊爾跨國際線路游。通過 青藏兩省區協作聯合,共同開發和打造 青藏鐵路沿線旅游業名片,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