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委托書中的代理與委托
授權委托書中的代理與委托
在授權委托書中,有代理和委托的用詞,一會兒代理人,一會兒委托人,代理人與委托人是什么關系?怎么去理解呢?
授權委托書中的代理與委托,回答這個問題,先看一看《漢語詞典》對委托、代理及法定的釋義。
委托釋義:1、請別人或為別人代辦:委托人、委托律師辯護。2、代為出售東西:委托行。
代理釋義:1、暫時替代某種職務或身份:代理廠長,代理校長職務。2,受當事人委托,代替進行某種活動:代理訴訟,代理日常事務。
法定釋義:由法律,法令所作的規定:法定人數,法定標準,按照法定手續辦理。
《民法典》規定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所以代理包含委托,就是說想代理一件事情,根據事件的行為,代理分為委托和法定兩種代理。
1、委托的主動行為。委托即委托代理是主動行為,任何時候委托都可以隨時終止。委托是單向或者單方面產生授權,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只需要單方意思表示,就是合法有效的。委托涉及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是代理的一種形式或方式。所以,授權委托書中時常出現委托人趙某某,全權代理及代理人孫某某等等用詞。委托可以說成代理,但代理不一定是委托,因為代理包括法定代理。
2、代理的主動與被動。法定代理就被代理人角度,是被動的行為,比如未成年人的代理;但從代理人角度,法定代理是法定的主動代理行為。法定代理涉及代理人與被代理人。
強調:
1,被代理人、委托人為同類,為有事交待別人去做的人。
2,代理人、受托人、委托代理人為同類,為具體做事人員。
3,“受委托人"用詞在《民法典》上找不到詞匯,在任何場合、任何文件形式中,不使用"受委托人"這個詞語。
參考資料:
1、《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2、《漢語詞典》截圖:
《漢語詞典》代理
《漢語詞典》法定
《漢語詞典》委托
相關專題
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