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師說成“臭水平”的學生卻有了讓老師拜
人之一生,識字、組詞、造句、寫文章,都離不開語文老師們對我們的教育和啟發。講述我和教過我的語文老師們之間的故事,除了為了享受回憶往事的幸福之外,更是為了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恩和感激之情。
寫作在人們心中一直是有文化的象征和一種高大上的代表。在我大學同學李萬瑞的鼓勵下,近幾年也開始寫點東西,沒想到引起了同學和朋友們的一片驚呼,因為我的這一舉動徹底顛覆了我在他們心目中粗獷好斗的形象,說實話連我自己也有點驚訝。唯一沒有感到驚訝的是我老婆,她說因為我的情書寫得很好,才打動了她。我想也許是吧,因為我畢竟有過近四年鉆研情書的經歷。
把我寫的那點東西看成是寫作,那是人們抬舉我,我自己心里明白,象我這種不看《三國》、未讀《紅樓》、不翻《水滸》、不閱《西游》、不學歷史的人,連字都寫不對的人,我寫的那點東西只不過是點滴生活的記憶,和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相差十萬八千里。如果不是有現在高科技的漢字輸入技術,別說寫不出來,就是寫出來也是錯字連篇,無人認得。因此我把寫東西看做是一個游戲,是玩“字”,并且是為了在玩“字”中找找點樂趣。
在尋找樂趣的時候,我突然間想起曾經教過我的語文老師,因為“字”是語文的基本要素。但是由于時間久遠,殘存的記憶已經很少,也很模糊,只能給予粗略的梳理。
一、寫作啟蒙老師羅立(瑞)新
我是1974年上小學一年級,是誰給我上的人生第一節語文課已經完全沒有了記憶。只記得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叫羅立新或羅瑞新,究竟是“立”還是“瑞”記不清了,因為在老家這兩個字的發音很容易混淆。羅老師是大連市里的下鄉知識青年,具體的樣貌已經模糊,只是隱約記得她是青年點的美女。
她應該是我二年級的班主任,諸多的記憶已經全部被格式化,只有一件事還始終留在記憶里。
當時處于文革末期,我們學校教室又是四合院式的東西廂房,中間有塊菜地,種著茄子、西紅柿等。一次上課的時候,看到比我高兩年級的學生從窗跳出來摘西紅柿,我也學著從窗戶爬出去摘茄子,但不一會兒就被羅老師掄進了教室。
回到教室后,心中極度地不滿,拿起鐵碗和蒼蠅拍做成一個大炮形狀瞄準講臺上的羅老師,嘴上不停的發出“突突”轟擊聲。鐵碗和蒼蠅拍是上學必備的物品,因為沒有茶缸,只能用鐵碗代替,蒼蠅拍也是用牛車轱轆的外胎片薄之后鉆上幾個眼子,再用棉槐條做個把而成,把蒼蠅拍頭捲到鐵腕里,拍把正好當做炮筒。一陣囂張的狂,轟徹底激怒了溫文爾雅的羅老師,她停止上課,逼著我回家找家長。
一聽到找家長,我徹底蒙圈了,這意味著我要遭受一場皮肉之苦,因為我的父親,不論你是有理無理,還是是否受到委屈,只要找到他,都是先捶一頓再說。走出教室后,心里異常忐忑,怎么才能躲過父親的一頓胖揍,催動著我的大腦飛速運轉,最后決定找我三姐來代替家長,先應付一下再說。
等到我三姐來到學校后,羅老師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三姐再說幾句好話,找家長的事兒也就算了了,我也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曲線救國,但是被要求得寫一份檢討保證書。
這份檢討保證書就成了我人生寫作的開始,并且這種寫作文體也成了我讀書期間的主要寫作文體。
把檢討稱作一種文體,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因為在常人眼里,文體不外乎文學中的詩詞歌賦、小說傳記等等,以及公文寫作中的總結、通知、計劃等等。
然而事實上檢討才是最高大上的文體,不會寫檢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人們都知道“日三省吾身”這句話,這個“省”就是檢查、檢討的意思。并且常見文學體裁和公文體裁是人人都可以寫的。只有檢討這個體裁有一個專屬性,那就是“罪己詔”只有皇上能寫,是不是很高大上。因此說要想人生完美,就必須會寫并寫好檢討。
檢討并不是“我錯了,下次改”這么簡單。寫檢討有很大的學問,它不光要承認錯誤,還要學會避重就輕,既要讓人覺得態度誠懇,又要讓人覺得有情可原,要讓人看到在屢教屢犯中的進步。不僅要注意修辭,還要巧妙的把責任推到矛盾的對方去。寫檢討是一門大學問,仔細研究一下現在的一些官方檢討就會發現,不會寫檢討可能都不會做官。
所以我得感謝羅老師,她不僅給我做了寫作的啟蒙,并且選用的還是學問高深的檢討文體。
二、揪耳朵的老師劉茂訊
文革結束,返城的羅老師再無音訊,接替她的語文老師叫劉茂訊,劉老師是本村人,家就在學校附近住,是我四、五年級的的語文老師。
對劉老師的記憶也不多,只記得他喜歡用戶揪耳朵方式教訓不聽話的學生,有時看看自己的耳朵比較大,就在想可能是當年劉老師不斷開發的結果。
劉老師還有一大特長是寫一手好字,畫畫也不錯,學校的黑板報都是他負責承包的,只是當年沒能跟他學點皮毛,著是有些遺憾。
三、成分悲催的老師宮振國
宮振國是我六、七年級的語文老師,之所以叫六、七年級是因為我們村的小學當時開辦了初一、初二的課程,七年級小學畢業,再到中學年初三,這種編制的學校被稱為“小學戴帽”,我也是我們村最后一批“戴帽”的小學畢業生,所以一般人都是小學五年畢業,而我卻是念了七年才小學畢業。
宮振國應該是我們小學老師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因為他考上了大學,只是因為他的富農身份沒有念成,最后悲催地只能到村小學做一個鄉村教師,即可以教數學,也可以教語文。當時我們學校老師的水平僅限于照本宣科,平時給我們出題都是教學參考資料上的題目,講解是也是按照教參來講解,離開了教參就不好使。我還給他們當過一次老師。那是初二寒假的時候,寒假作業的一道幾何證明題,因為沒有參考答案,在全校老師和學生中,只有我一個人會作,因此開學時我被請到數學教研組,給老師們講解證明過程。
宮振國和我住在一個屯子,由于我們屯曾經從大隊分出來單獨成立一個大隊,叫東風大隊,沒幾年又合了回去,因此也被戲稱為“回風大隊”。學生之間派別分的很清楚,老師們的骨子里也有一些派別觀念,所以兩個大隊的學生鬧矛盾時,挨批的總是我們“回風大隊”的。宮振國是我們“回風大隊”在學校的唯一老師,因此他成了我們“回風大隊”同一年級十幾個學生的希望,最起碼在語文課上我們不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記得有一次學校上山植樹,中午我在鄰居家婚禮上喝醉了酒,在上山植樹的路旁,躺在地上睡著了,被他發現叫醒后,讓我回家,上山后向班主任替我請了假。本來這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第二天上學后卻被班主任一頓數落后攆回了家。
雖然在小學的時候宮振國對我們有所照顧,但是也沒有太具體的。只是在初升高的時候,他間接地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改變我人生命運的幫助。
四、“臭水平”的徒弟老師李興發
在“戴帽”的小學畢業后,到鎮初中念初三,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叫李興發,對他已經沒有太多的記憶,只記得一次他在前面講事情,我和幾個同學在下面講話惹怒了他,因此拍著講臺指著我們吼道:“就你們幾個臭水平,要是考上高中,我拜你們為師!”這句話后來成了學校的經典語言,因為它證明了那句俗語“能穿過頭衣,不說過頭話”。
也許是因此接下了梁子,其他幾個同學初一、初二都是在中學念的,是他一手帶到初三的,而我卻是從“戴帽”小學轉過來的,例似插班生的那種,所以在考高中分配考場的時候,全班只有我一個被分到和別的班級一個考場,我很不理解,因為無論是按姓氏筆畫,還是按學號,都不會是我。也許命由天注定,有些事看似是壞事,可能最后的結果卻是天大的好事。
由于是后轉入初中的,和本班的同學都不怎么熟悉,別說和別的班級了,和我在一個考場的班級中,沒有一個熟悉的,只是知道兩個學校學習的尖子生,一個叫楊芳,一個叫徐文健。我被排在最后一排靠近窗戶的角落上,楊芳在我旁邊一排的第一張桌,徐文健在我隔一排的最后一張桌。
說心里話,當時老師的話雖然刺耳,我倒也為太在意,畢竟我就沒奢望能考上高中,混個初中畢業就完事,家里山上的牛腚還在等著挨我的鞭子呢。
考試共分三天,頭一天考過,沒什么,第二天上午考的一科也波瀾不驚。但是中午的時候幸運之神卻降到了我的頭上。午間休息的時候,別人都在看書學習,爭取臨陣磨刀,不快也光,而我卻閑著沒事,在操場南邊樹蔭下面乘涼。可就在這時我們考場的監考潘老師也過來乘涼,因為他是從小學抽來監考的,午休的時候也沒可取之處就過來乘涼,正好只有我閑著,所以就攀談起來,聊著聊著,就聊起了我小學老師宮振國,結果他和宮老師是關系較好的同學。聊到最后,我開玩笑說:“如果最后兩科讓我照抄,我就能考上高中。”他也簡單地回了一句“行!”
考試的鈴聲響起,進入教室開始化學考試,考試的時候,潘老師來到我跟前,看到我題錯了就幫我指出。我一看還真的讓我照抄呀,等到最后三道大題(共計45分)的時候,沒辦法他也不能幫我作,我就示意他到門口看著流動監考人員,而我 向隔一排的徐文健拋去了求救的紙條,徐文健看到潘老師在幫我答題,又看到潘老師到門口向往張望,才將答案寫好給我拋了回來。第三天最后一門考外語,潘老師也不會外語,直接幫我無能為力,我就讓他去看旁邊一排最前面楊芳的選擇題,看完回來告訴我,等到都答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又到門口瞭望,我把前面同學的卷子拿過來狂抄一頓。就這樣結束了在我看來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場考試。
考試過后的第二天,我就頂替三姐到生產隊干活,準備開始我修理地球的偉大事業。考試成績還是別的同學告訴我的,考了370分,錄取線是390分,看來那七八十分也是白抄了,安心地掙點公分也沒什么不好。每天敲鐘上工,天晌或天黑下工,機械地重復著。但是就在開學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讓我第二天去學校報道,說我考上高中了,究其原因,說是高中擴招,錄取線是340分。
就這樣,小學宮老師間接地幫了我完成了一次命運的轉折 ,所以說命由天注定,也不是沒有道理。同時李興發老師的那句話再一次成為了學校的熱點,上了高中后幾個老師還開玩笑讓我去收徒弟,只是我心里有數,如果沒有照抄的來的分數,我連三百分都得不到,哪有資格去收徒弟。更何況就算憑自己實力考上高中,也不能那樣做,因為李興發老師也是出于好心用的激將法。
五、第一個看好我能考上大學的老師王善廣
從天而降的入學通知,讓我還來得及沒洗去身上的泥土味,就重新背上書包走進了課堂。到了學校才知道,我們學校是初高中合一的完全中學,由于歷屆高考升學率為零,縣里準備將學校的高中部砍掉。是在校長的據理力爭下,才保住了高中,也因此降低了錄取分數,只是要求學校保證三年(以前高中只有兩年,我們這屆首次改為三年)后要有八個人考上大學才行,如果完不成,高中部還要砍掉。這是因為我們這屆有八個學生考上另一所較好的高中,但現在被留在學校和我們一起讀高中。
高一的班主任就是我的語文老師王善廣。他個子不高,卻是學校水平較高的老師,學校來帶三個班中的一個班,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希望三年后能打翻身仗。
這是學校的想法,和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我雖然僥幸考上高中,但考大學對我來書就是癡人說夢,高中三年對我來說就是多了三年的養身板時間。所以根本也不想學,天天混日子。
那時候因電影《少林寺》,社會上開始流行習武之風,我也不例外,光《少林寺》我就一晚上連續看了三場,學校東邊河套的沙灘也成了我們幾個習武愛好者的練習場,什么鯉魚打挺、什么騰空側踹、什么蹲馬步等都練的有模有樣的,后來開始練兵器,我選擇了飛刀。也正是這一選擇引起了我和王老師的第一次碰撞,因為我本就不學習,所以在班級六十個學生中,我就從未進入前五十五名,本來像我這種學生,只要不影響他人,老師都懶得理我。但是因為太癡迷武術,放學后在教室以桌板當靶子練起了飛刀。真實人倒霉,喝涼水也塞牙,正在我練得起勁的時候,沒想到王老師突然來到教室,看到后,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
本來批評一頓也沒什么,反正也是放學后,沒太影響他人,王老師也沒太追究。但是在第二天的班會上,王老師正在講事情,走神的我卻鬼使神差地用手指扣了幾下課桌,這一下惹火了王老師,把我叫到前面,讓我面對墻站著,但是我想“咱是主角,怎么能背對觀眾呢?”因此也沒聽他的,而是面向同學們站著,這下引起了堂下同學們的哈哈大笑(這件事情發生在小品《我是主角》之前),課堂秩序的混亂更加激怒了王老師,幾次制止未果后,就把我攆出了教室,并且要求,找家長來,否則就別上課。
又是找家長,別說父親已不再打我了,就是面子也丟不起呀,所以我就采取其他課在教室,一上語文課,我就背著書包到外面抽煙去。就這樣過了三天,第四天我找到王老師,做了一次口頭檢討,并對他說:“找家長是不可能的,以后班里的活我可多干點”。也許時間長了,王老師氣消了,還有為我浪費太多的經歷也不值得。在我信誓旦旦地保證之后,王老師也就同意了我回來上課。
這之后再沒發生太大的沖突,并且為了表示我對他的尊重,在他課堂上都是老老實實,雖然不聽課,但也不惹事。只是有一次心血來潮,想表現一下在他的課堂上我也是認真學習的,因此我以全班最快的速度,用了不到十分鐘背誦了一篇古文《小石潭記》。也許是驚嘆我的記憶力,他回到到教研組說給其他老師聽,以至于這件事成了其他老師批評學生的標尺等到我高中畢業六年后,我外甥女上高中學習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她的老師還用我來說事兒,并且還把時間演繹到五分鐘。
在高一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結束的時候,因為情竇初開,暗戀班級的一個女孩,為了達到目的,我第一次產生了考大學改變命運的想法,因此擅自從最后一排搬到了第一排,其他同學也沒辦法,只好向后竄一個位置。王老師也沒管,反正只要不影響課堂紀律就行。
一個多月轉瞬即逝,期末考試的時候,我一下子從五十五名以外竄到第十六名,并且還是八個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中的一個。這一驚人的變化,引起了王老師的重視,由于上高二就要分文理科,王老師要帶文科班。所以王老師找到我,開門見山地問我成績的真實性,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后,王老師對我說:“學文科吧,我保你考上大學。”因此王老師不僅成了第一個看好我能考上大學的人,也給了我考上大學的信心。但是我的回答也很簡單“我學理科也照樣考上大學”。
就這樣選擇了學理科,都上高二第二個學期了,王老師還惋惜我沒學文科,并且還以為是我生了那次被停課的氣。其實他不知道,雖然我的記憶力可以,但文科確實差得太多。我的歷史書和地理書,每次在課堂上,其他同學都在聽講,而我卻用彩色筆把課本的文字全部涂死。再撿起來實在困難。就是學理科,我也是每天晚上要學到下半夜,把初中和高一的理化課程從新補回來。
六、第一個把我的文章當范文的老師李文法
進入高二后我的語文老師換成了李文法老師,李老師年歲稍大,從來也不會對學生發火,總是用對待子女的方式啟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由于理科的其他幾門課程歷史欠賬太多,所以上高二后我就按自己的計劃開始學習,語文本身是我的弱項,只要隨大流學學就行。不過李老師的確有一套,讓我們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提高寫作能力,并且不限定體裁,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詩歌、記敘文、散文、論文等等隨便寫。這種方式的確適合我這種不愿被束縛的人,一次我仿照朱自清《荷塘月色》寫了一篇關于家鄉的散文,被李老師當做范文讀給全部同學聽。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除了檢討之外,我寫的文章成為語文課的范文。受此鼓勵,我更愿意寫文章了。
經過近兩年的練習,最終我高考語文得了59分,語文的滿分是120分,在我考的59分中,基礎知識部分得了9分,古文得了18分,作文卻得了32分。作文的高分完全得益于李老師教學有方。
七、我學習榜樣的老師魯迅
我對魯迅先生的了解,僅限于幾篇課本文章,以及文學常識的介紹,只是由于和魯迅先生的生日同在9月25日這一天,所以我特別崇拜魯迅。雖然沒讀過多少他的文集。但是他的幾句名言和人物描寫我卻記得清楚,比如窮困潦倒孔乙己“拍出兩枚銅板”,比如“其實地上并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變成了路”,比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之所以尊魯迅先生為我的語文老師,是因為他為了救國棄醫從文,以筆為刀,針砭時弊,喚醒沉睡的人們,發出警醒國人的吶喊。
我也曾因為家庭困難棄醫從武,當初如果不是被軍校誤招,我就會成了一名口腔科的醫生,混到現在也會掛個專家的名頭。
過去的不會再來,現在閑著又開始玩起文字游戲,也算做是棄武從文,雖然不會有什么作為,但是魯迅先生犀利剔透的文風會一直是我追求的風格。縱使現在我還停留在尖酸刻薄階段,但是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用我的文筆之鉗,拔掉那些喜愛胡說八道的所謂專家口腔里的牙。
在玩“字”時想起我生活中的語文老師和理想中的語文老師,對于這些老師,雖然能想起的事情不多,可能有幾個名字也不一定準確,但是我還真的感謝他們對我方方面面的教育和指導,讓我在玩“字”中也能享受到無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