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70名教師集體辭職,一母親透露女兒離
江西臨川是江西撫州市下屬的一個區,臨川向來人杰地靈,有“才子之鄉”的美譽,王安石、曾鞏、晏幾道、晏殊、陸九淵都出于此,且臨川的經濟發展不錯,位列江西撫州經濟最發達的四個縣之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適合人居住發展的縣區,今年就有70名教師主動辭職,到底為什么?
4月27日,江西臨川市教育局發布了《關于對艾松梅等70名同志解除聘用關系的批復》。從該《批復》中我們可以看到,這70名曾經的老師有的來自臨川城內的中小學,例如三中、五中、六中、十中、十二中、十六中,一小、六小、八小、十小、十二小等,還有一部分老師來自下屬的鄉鎮的中小學,如孝橋鎮、羅湖鎮、大崗鎮、桐源鄉、溫泉鎮、青泥鎮等。
那么,疫情期間,老師居家辦公,工資照發,人人羨慕,為什么臨川還有如此多的老師執意要辭職呢?
從這些老師的辭職報告中提供的理由來看,理由不一而足:
夫妻兩地分居或在外地安家創業。收入低個人原因長期疏于教學隨夫到外省發展照顧家庭和小孩以及身體欠佳等原因。
雖然,以上老師主動辭職各有各的理由,看上去大多好像都是出于個人原因,但是一旦同一行業出現集體性離職現象,這也說明這一行業的吸引力本身就不夠。
一名辭職教師的母親反應,因為她看到教師工作穩定,還有兩個假期,能照顧家庭和孩子,就讓女兒考了編制當了老師,但是一年以后,女兒死活要辭職,女兒給母親甩出6個理由:
一、學校將最累的活,最爛的班交給新手老師來干,拿最低的工資干最多最累的活,心里極不舒服。
二、評優評模照顧老教師,年輕老師與榮譽無關。
三、沒有榮譽的年輕教師評職稱沒有任何希望,只能慢慢熬,職業體驗極差。
四、職稱限額后,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名額少之又少,有可能從教20年也難以評上,職稱低,工資就低,生活沒有保障。
五、老師教學工作與各種非教學工作不斷疊加,每天忙于亂七八糟的工作,沒有價值感。
六、老師地位低,想教好學生又不能管,管理不當或者學生有意外磕碰,遇到難纏的家長,沒人護著老師,老師又得賠錢又得道歉,還要受處分,實在太難了。
而她的女兒就恰好遇到了難纏的家長,女兒班上一名調皮的男孩下樓梯時不小心自己摔下樓梯,打電話給家長,家長來到學校上來就要打老師,嘴里罵罵咧咧,稱老師不稱職,之后去醫院做全身CT檢查,確定孩子沒傷后,還是不依不饒,最終讓老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道歉賠錢,鄉教委還給了處分……
這位母親說,聽著女兒說這些事,為女兒一年來所受的委屈而倍感心疼,更為孩子將來的職業前景而擔憂,只能支持孩子離職。
小徐老師常年身在一線,可以肯定的說以上6條確實是教育行業難以留住優秀的年輕老師的普遍原因所在。
拿江西撫州臨川區的教師工資來看,大多數在教學多年后,也只能拿到2000-3000元的工資,而剛入職的教師工資就更少了,基本都無法保證日常生活所需,對年輕人來說,這么低的工資,男老師很難找到可娶的姑娘,更何況晉升職稱的希望也相當渺茫呢?
有人說,對于那些嫌工資低,不愿意當老師的人來說,沒有奉獻精神,滿腦子想著賺錢,辭職最好,不要誤人子弟。孰不知,在教育行業吸引力極低的情況下,吸引來的絕不可能是金子,那么,大浪淘沙,剩下的當然也未必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