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紅:犯錯即是成長時——看杭州8歲男孩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熊孩子”的“惡劣行徑”,比如說劃傷汽車、高空拋物、車廂吵鬧、猛推孕婦等等,你要教訓他吧,父母告訴你“他還是個孩子啊”,你要不理睬吧,很可能就會被攪得氣急敗壞甚至損失慘重。
其實,哪有什么“熊孩子”,有的都是“熊家長”,調皮搗蛋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引導和教育,只要是孩子,難免會犯錯誤,而犯錯誤的時機其實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好契機,倘若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及時進行引導,就會讓孩子獲得不一樣的成長。
這兩天,浙江寧波某小區電梯里張貼的一位8歲男孩的檢討書獲得了網友眾多點贊,“因為好玩,按了很多電梯jian,不僅增加了電梯的負擔,還了大家的出行。我知道錯了,以后不會再犯了……”檢討書的末尾,還畫了一個鞠躬的小人,表達自己的歉意。
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個8歲的男孩,在乘坐電梯時,頑皮地將電梯里32個樓層按鍵全部按了個遍。當時正值上班早高峰時間,很多業主趕著上班出行,電梯遲遲不來,便向物業反映“電梯出故障了”。
物業查看監控視頻之后,發現真相,就向大家做了解釋。業主們雖然很不高興,但是因為畢竟是個孩子,也沒有釀成什么“大禍”,發發牢騷也就算了。可是沒有想到,第二天電梯里就出現了這份檢討書。
原來是孩子的媽媽知道事情后要求孩子寫的,媽媽耐心給孩子分析亂按電梯按鈕的后果,希望他寫一封檢討書,請求鄰居原諒。本著“給誰造成麻煩了,就得向誰道歉”的原則,耽誤鄰居們上班了,檢討書就得鄰居們看到,于是,這份檢討書就貼在了電梯間。
樓里的住戶看到檢討書后紛紛在業主群里為這位媽媽的教育點贊:孩子好樣的,家長好樣的!網友也紛紛為孩子的媽媽的教育行為點贊:這個媽媽教育的很好,言傳身教,三觀正……
而在母親看來,孩子犯錯就必須要認,只是沒有想到貼檢討書一事會被媒體關注,更沒有想到這個“不起眼”的舉動會贏得那么多人的欣賞。
看到這個寧波孩子的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今年5月,發生江蘇宿遷的一個故事。
一名七歲的男孩放學后,在家玩耍時將墨水從自家七樓潑下,3樓到6樓的住戶全部都遭了秧,樓下鄰居上來詢問,孩子的媽媽陳女士才發現孩子闖了禍。
隨后,她帶著孩子到樓下,挨家挨戶道歉,并把被墨汁染色的衣物拿回家,與闖禍的兒子一起手洗,陳女士說,這樣做是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墨汁很不好洗,自己的手都搓紅了,有些洗不干凈的就買新的賠給鄰居。”
另外,她找來專業人士對外墻進行清洗,并讓兒子站在太陽底下,看著整個過程“孩子曬得臉都通紅了,我一點也沒有對他留情,現在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網友看到后紛紛為陳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叫好,“這樣的家長還愁教不好孩子嗎?”新華網、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也為此發聲,紛紛點贊!
還有浙江衢州,一書店店員開門營業時,發現門縫里塞了一張紙條和40元錢,上面寫:“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里偷了四本畫書。本應帶兒子來道歉,沒開門,對不起。”店員說:“孩子難免犯錯,家長能以身作則,給予引導非常難得。”
在上述的幾個案例中,面對孩子成長中所犯的錯誤,家長都沒有進行簡單粗暴地打罵責罰,也沒有為了面子全盤否認或巧言抵賴,而是正視現狀,把錯誤當做孩子成長的墊腳石,自然而然地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帶領著孩子去彌補自己的過錯。
對于成長中的未成年人來說,更多的是需要在父母的幫助指導和引領下,才有可能學會從錯誤中習得經驗,在歷練中獲得進步。正如網友所言: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這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這才是父母給孩子成長最美好的關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