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論文的緒論?
我每做完一個實驗,首先整理實驗數據,然后認真地把每一步的實驗步驟寫下來,整理是一種習慣。
截止目前,我整理了 32 個實驗,三萬六千多字,結論和小結啥的都還沒有寫,我也去找了我的指導老師,她說你去下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畢業論文去看去,慢慢你就會寫了。
我們實驗室 2022 屆畢業生幾乎全乎送了教育部盲審,我也要到了很多份師兄師姐的盲審意見,這其中包括中科院的,盲審意見里對格式的要求還是非常大的。
那么,我們到底要按哪個標準去寫畢業論文呢?
我們學校 2016 年發布的論文寫作規范。
今天以我的論文為例來扣一扣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摘要部分,我已經寫成文章發給過指導老師改了一下,目錄部分后面生成,我們重點看正文部分。
論文中的標題格式和排版要求:
章的標題為黑體小三號;節的標題為黑體四號;目的標題為黑體小四號。標題不能出現標點,編號切記要一致。正文字體的要求是宋體小四號,字間距為標準,行間距為 1.5 倍行距。
第一章是緒論,那緒論都是寫什么呢,幾節比較合適呢,多少字是最恰當呢。
我翻看了幾本清華大學和中科院2022屆碩士畢業論文,其中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組的一名碩士畢業生論文的緒論寫了 8 節,近一萬六千個字,參考了 74 篇文獻;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高彩霞課題組的一本碩士畢業論文的緒論寫了 9 節,近兩萬個字,參考了 106 篇文獻。我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我學習的榜樣,但兩萬字確實太多了,去年,我寫過一篇綜述,發給老師改改,五千字里,老師說可以用的也就 500 個字,其它的都得刪。所以,寫多不如寫精細,層層深入!所以我準備把我之前寫的綜述修改成緒論,分成 8 節,留 8000 字左右。
怎么樣分這 8 節,能保證是層層深入,把該講的故事說圓,是我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撰寫緒論的同時還要注意以下事宜:
你去查看寫作規范時,你會發現,對于文獻的要求它有兩種選項,我采用順序編碼制:
找一篇今天發表的文獻,我們寫一個,該大寫的大寫,該空格的空格,仿寫一下,以后就按這個來寫作。
S, - S, E, et al. of IBD- gut by for of . Cell, 2022, 185(16): 2879-2898.
后面我會陸續梳理我論文的邏輯,要分成幾章,把故事串好。如何有條理,有邏輯的分析結果,寫結論。圖注啊,圖示啊,圖標啊,會單獨再寫寫,我計劃畢業論文里的每一張 都用 AI 修改并排列!
剛才讀了一會 最近的文章,3 號發表的這篇,蠻有興趣的,看看唄:
這個小分子是維生素 K,這項研究發現了維生素 K 的一種全新功能,完全還原形式的維生素 K (維生素 K 對苯二酚,VKH2) 可作為一種抗氧化劑,有效抑制細胞鐵死亡。該研究還表明 FSP1 是一種有效將維生素 K 還原為維生素 K 對苯二酚 (VKH2) 的還原酶,從而推動新的非經典維生素K循環。
鐵死亡是由過度堆積的過氧化脂質 ( ) 誘導發生的,因此,從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天然維生素及其衍生物中尋找能夠調控鐵死亡的分子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項研究就發現了維生素 K 能夠有效地拯救細胞和組織免于鐵死亡。在過去的幾年里,鐵死亡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等多種疾病中急性器官損傷的驅動因素。這項研究的結果提示了我們,維生素 K 治療可能是改善鐵死亡相關疾病的有前景的新方法。難道只有維生素 K 嗎?
因為我做的課題是人病原真菌,我也會經常讀讀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雜志的內容。
單位是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文章說在中國發現新人畜共患病毒“瑯琊”,山東河南已有 35 例感染者,暫時還未確定是否會人傳人。
最近河南這個溫度真是讓我驚呆了,爺爺今天的手術也非常順利,術后恢復恢復我就可以回去再陪我老爸兩天,我就要回去做實驗了!
上帝能安排在你身上的事,都會過去的,如果你承受不了,也不會安排在你的身上,都是必經之事,過去這一山,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