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1年論文被抽檢不合格,網友喊話:翟天臨,你睡了嗎?
點擊上方“視學算法”,選擇加"星標"或“置頂”
重磅干貨,第一時間送達
本文募格學術撰寫。參考資料:微博、小紅書、知乎、MBA百科等。
以為畢業了就萬事大吉?
朋友們,別忘了還要過論文抽檢這個大難關...
近日,#畢業一年論文被抽檢不合格#登上熱搜。
從2021年1月1日起,教育部印發《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啟動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本科生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2%,碩士研究生的抽查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5%
雖然不同學歷層次、學科門類的抽檢評議要素各不相同,但論文判定方法基本一致:只要累計兩位專家給出“不合格”的評議意見,該論文便為“存在問題論文”。
不怪被抽到的朋友慌的要死,如果論文抽檢不合格,是會取消學位證書的。
所以論文還是要好好寫,好好改,千萬不能糊弄。如果抽檢被專家判定不合格,會先責令你限期整改。但若經整改仍無法達到要求者,將撤銷學位授權。
據悉,論文抽查是教育部是為了制止抄襲學術造假的行為,讓各位畢業生重視論文的原創性。文獻抽查主要包括論文的選題、邏輯性、研究方案、計劃和全文,以及與文章初評與復評有關的資料。在抽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你這篇論文有什么問題,一般情況下可以讓學生稍作修改,如果經核實,發現你這篇畢業論文存在抄襲或篡改、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將直接取消你的學位證書。
近幾年,已有不少研究生都體驗到了論文抽查的“痛苦”,不管你是去讀博了還是已經工作,抽到了,那就是一次新的論文渡劫...
圖源:小紅書
研究生畢業一年半在讀博時被抽查到了論文
雖然大多數人論文都能安全通關,但還真有一些倒霉蛋子被抽檢不合格,只能在知乎和各大平臺上詢問大家有沒有解決辦法。
據描述,題主碩士都畢業一年了,被通知論文抽檢不合格,學校讓其再改一年,重新答辯和送審,本來自己都工作要定講師了,現在又得重新回去改論文,不然學位證書可能會受到影響。
最后,題主也只能回去和導師商量,重新開始了論文修改。
網友喊話翟天臨
同樣不出意外的,在這條論文抽檢的微博下,那個男人的名字又被頂上了熱評。
大家紛紛喊話,天臨5年,這論文盛世,如你所愿。
你睡了嗎翟天臨,我害怕論文抽檢,害怕的睡不著...
畢竟論文開始嚴查的連鎖反應,還要從2019年說起。
2019年,翟天臨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正式成為光華管理學院的博士后,這是他從北京電影學院拿到研究生學歷后,又一次穩穩立住的“學霸”人設。而在2月8日的一次直播中,他被網友問到能否在知網上查到他的畢業論文,卻回復:“知網是什么”,引發學術界與輿論的觸動。
翟天臨隨后被網友查出其2700字的文章重復率高達40.4%,坐實“學術不端”稱號。社交平臺上的不斷發酵,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加大了對學術造假事件的打擊力度。
也就是從這一年起,近幾年的畢業季,不少高校在查重率上做出了調整。具體數字因學校、專業而異,不過最嚴苛的要求甚至是5%以內。
就這樣,一場“不知知網”風波,波及到了全國所有應屆畢業的學生身上,他們的畢業論文難度陡然上升了無數個臺階,學校的審核標準堪稱有史以來最難,不少學子叫苦不迭。
2019年初,隨著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并投入800萬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
而相應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了。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盲審專家也從三個,變成了五個,但凡有一個給出“不通過”的意見,論文就要被打回重寫,且修改率需達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給該專家再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