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后感2
今天我們要展示同學們的《建軍大業》觀后感
首先來一波簡介
影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
1949年9月30日,北平南苑機場,一位無名的紅軍老兵(郭曉東飾)闖入閱兵儀式,代表三河壩戰役犧牲的戰友們向毛澤東敬禮,勾起了56歲的毛澤東(唐國強飾)的回憶,那一刻,他似乎回到了22年前,1927年4月12日,上海爆發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黨員干部被屠殺。共產黨人拿起武器,在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等的領導下,先后發動了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一支全新的強大的人民軍隊誕生了 。
偉大的勝利
堅定的信念
進入正題的倒計時
建軍大業讀后感
《建軍大業》觀后感
韓建軍
對于《建軍大業》這部影片褒貶不一,有人會抨擊電影中當紅小鮮肉云集,但是殊不知,這部電影選材角度就是要展現意氣風發的一群人。我對于電影的拍攝不作評價,但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影感受。
不知道大家在看這部電影時,是不是心中也是充滿了悲痛,也充滿著力量?我是這樣的。開篇中看到工人和學生被北洋軍閥殘忍殺害,橫尸遍野,這一幕我觸目驚心,但當看到脖子上系著紅領巾,胳膊纏著白布的戰士斗志昂揚,喊著“山河統一”時,我熱血沸騰。作為同齡人的我,感受著他們的豪情,感受著他們的志氣,也感受著他們的無奈。當他們喊出“媽,我想家了”,這句時,我濕了眼眶。“父子同軍父親留下,兄弟同軍兄長留下”、“你們是新中國的希望,革命需要你們”、“當勇士不要當烈士”句句話語戳中我心。讓我明白是他們的理想和信念,是他們的勇氣和擔當才有了我們現在和未來。
“一個書生、一個農民、一個兵痞、一個土匪,怎么跟我斗?”就是這樣一群人,滿懷一腔熱血,殊死拼搏,只為了窮苦百姓謀天下。這樣的大義,這樣的理想信念也令我折服。
最后的井岡山會師,我內心澎湃。朱德元帥說:萬難險阻、九死一生。毛主席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這樣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整個中原大地燃起了希望之火,鑄就了未來的輝煌。
因此,我希望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他們的理想信念、感受他們的激情和熱情,銘記那段崢嶸歲月,懷著感恩的心,緬懷革命先烈,珍惜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