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陪伴孩子?
1.杜絕指責和催促
有些父母總是習慣性地挑剔孩子,叨叨孩子衣服亂丟,玩具亂扔,學習不積極,恨不得孩子可以如雕塑,就24小時拿著本書一直一直看。
也有父母總是很焦慮,看不得孩子輕閑一小會,看了不到半小時的電視,就河東獅吼:你怎么還不去學習啊。
把這些挑剔和責罵的時間,用來和孩子輕松愉快地玩或交流,或看電視或看書,多好。
2.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一些事情。
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缺少童年伙伴,內心是孤獨的。所以,孩子真的很喜歡與父母一起,無論做什么,只要和父母一起,孩子就是快樂的。
建議父母可利用共處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如共同閱讀一本書,烘焙食物,制作手工,畫畫,下廚等等,盡管有時孩子會幫倒忙,但孩子很享受這些親子時光,不是嗎?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的相處時光,一起學習人生道理,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學會人際交往。
3.多些鼓勵和耐心。
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父母基本都是從周一忙到周五。下班后或周末或假期,是父母和孩子難得的親子互動時間,所以請把煩惱丟開,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和笑容,用心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
滿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比如想去哪玩,想吃什么,想要看什么電視;也讓孩子幫忙做點家務,這些無壓力的相處,都會是不錯的親子互動。
4.真誠用心地傾聽。
很多孩子會利用晚上時間,向父母訴說幼兒園或學校的新鮮事,也會向父母提問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面對孩子求知的眼神,家長切忌敷衍,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和孩子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5.別忘了陪伴孩子看電視。
孩子獨自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這是很多家庭常見的現象。當父母閑下來,別忘了陪伴孩子一起看看電視,并適時引導孩子看有意義的電視節目,引導得當,將是孩子興趣發展的關鍵,比如《粉紅豬小妹》,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積極的教育意義,而在看電視過程中及時給孩子解答某些疑問,也會是孩子很好的記憶方式和教育方式。
當我們的孩子長到10歲、15歲、18歲,你會發現,他們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
他們不再咿咿呀呀地“糾纏你”;不會時刻依在你懷里撒嬌求抱抱;不再 “無理取鬧”引你關注;不再需要你講故事陪他入眠;不再需要你牽著他的小手送到學校……
你終會發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昵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多花時間專注陪孩子吧,再多的物質與金錢,都無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別再用工作忙當借口,別再用金錢物質搪塞,別再看手機入迷……
孩子的成長,僅有一次,錯過就沒有機會重來,請珍惜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刻,不要讓陪伴兩字,成了你日后的憾,成了孩子長大后的傷。
作者簡介:嗨,我是嬌嬌媽,專注于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臺,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愿,我們相識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